|
||||||||||||
|
我国养肉牛行业存在的普遍现状
目前我国羊肉牛行业普遍存在的现状:繁殖成活率低、生产周期长、良种化程度低、出栏率低。如何在饲养上提高肉牛养殖的质量,是关系养殖业利润的大事情。 繁殖成活率低:我国养肉牛成活率平均为72%,本地黄牛体型较小,往往胎儿过大而难产,杂种牛犊的难产率高于当地黄牛的值,冷配技术人员不规范也人为造成多种不孕症,延长生殖的间隔。 生产周期长:国外母牛产犊间隔不超过12个月,而我国出栏的肉牛中18月龄的商品牛很少,6月龄的商品牛根本没有,一头牛从配种受孕到 产犊需要9个半月的时间,从犊牛到育肥牛出栏又需要18—20个月。生产一头肉牛需要28—30个月。 良种化程度低:目前我国养肉牛的改良率不足15%,本地良种肉牛及外来良种牛之好和仅占35%,与国外肉牛也生产所用专门化品种杂交配套系有很大差距,良种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优质肉牛生产的根本因素,造成增重慢,牛肉质量差,饲料成本低,如何降低肉牛养殖的成本,是众多养殖户致力解决的问题。 出栏率低:2004年我国肉牛出栏率达26.7%,与发达国家相差很大,并且我国肉牛平均胴体重147千克,比世界各国平均205千克低的多;且我国肉牛存栏平均产肉量仅为45千克,而发达国家平均每头存栏牛产肉量为120千克,美国为115千克,一头肉牛的胴体重相当于我国2.3头。 解决当前的经济现状才是养殖业真正得到提高效益的时候,那么引进国外的先进牛种也是不错的选择。 |
copyright (c) 2008 All Right Resenved 山东畜牧局万头肉牛肉羊肉驴养殖场 网站地图
|